📝log-001-我与计算机
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
我与计算机

关于我

小学的时候,拨打电话参与过电视台的节目,告诉我们中了一台电脑,需要汇点邮费过去,实际到手了才知道被骗了,那就是普通的小霸王学习机,只是被做成的笔记本的造型。
初中微机课,第一次接触到了 Windows XP,当时讲解的一些东西我记不清了,但是第一次进机房映像还是很清晰的。当时班级人数比较多,机器不够用,所以每次进机房都是有几个人需要两人公用一台机器,进机房之后居然还需要穿鞋套,当时就觉得是不是太贵了所以特别严肃?第一堂课学开机,愣是半天没找到电源按钮,还是旁边跟我坐一块的同学帮忙开的。现在来看是挺搞笑的,后来高考填报志愿,阴差阳错的分配到了计算机专业。
大一时期,自己购买了电脑,是大表哥找朋友帮忙配置的。为了省钱,他把自己旧的显示器留给我用了,虽然是一台 15 寸的老旧液晶显示器,但也很幸运的带有 DVD 光驱,这为我之后可以不停的折腾提供了硬件基础。现在来看,我是完整的错过了整个 XP 时代的,他的朋友给我默认安装的就是 Windows7 系统。由于我未曾经历过软盘时代,但是当时看到许多电脑上的 BIOS 中都保留 flopy 选项,会导致安装完系统后,我的电脑内部会出现一个软盘💾 A: 的分区,我慢慢才了解还有这么一个时代。
用电脑哪有不坏的,特别是年轻人(笑)。我记得那时候还专门去电脑城,买了一组光盘自己刻盘装机,算起来平均价格每张 5 元。虽然叫电脑城,实际就是大学宿舍园区附近,一家商场二楼,一些数码商家组成的小商铺租的铺子连起来的。到后面渐渐流行使用 U 盘装机了,就把用不掉的光盘都刻录好系统,作为礼物送出去了,出乎意料的受欢迎。
大三以后,U 盘装机的风潮特别流行,当时 UBS 3.0 的读取速度已经非常快了,从来没想过安装系统能有这么快。慢慢的接触了老毛桃,大白菜,GHOST等工具,还有番茄花园、雨林沐风、深度等电脑城装机版本。当然这些装机版本为了吃饭,不停的往他们的系统里加广告,捆绑软件导致我非常不爽,后面记不得从哪里弄了个 Windows 7 鲍尔默签名中文版,后面装机的时候,我基本淘汰了那些花里胡哨的版本,直接使用纯净版进行安装了。当然也有翻车的时候,比如有些机器没有网卡驱动。
后来自己眼界开阔了,直到了除了 Windows 还有 Liunx,Unix。我可能是班级里面最早接触 Linux 系统的人,在开设 Linux 课程之前,我基本上已经可以熟练的操作基本的命令了。由 Unix,我又了解到了 Mac OS,这对我来说可算是开了眼了,我的机器正好是 Intel 芯片的,我就下载了苹果的镜像,开始了《在 Windows 7 上安装 MacOS 的折腾生活》,经常的死机,驱动的不全,五国白苹果等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,一对操作猛如虎还是不行。后来在远景论坛潜水,使用了东皇 MacOS 雪豹精简版,才真的成果的安装了一次。尽管多次失败,直到点亮系统的那一刻,当苹果那种各国问题不停在你面前切换的时候,映像实在太深了。
那一次的 MacOS 之旅给了我很深的映像,我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 iPhone 之类的,反正感觉苹果就是高级,暗暗下定决心,想着自己工作之后,一定也要买一台真的苹果电脑。再后面又是参加考研,然后工作了。考研期间利用研究生补贴,我买了人生中第一台 iPhone,是 5s 的。跟我现在手里这台小米 11 比起来,那个真的太小了。我工作之后,参与的是 Linux 研发工作,三个月实习期的工资除了房租吃喝,剩下的钱买了一台 Macbook。当我怀着记得弄的心情,打开 bilibili 的时候,煎鸡蛋一样的风扇声音彻底让我迷惑,我买了个啥玩意儿???
怎样改进中式英文log-002-我们该记录什么